快递配送“最后一公里”长期存在的“上门还是不上门”之争炒股配资要求,真的要彻底解决了吗?
1. 确定理财目标:首先,明确自己的理财目标,包括投资期限、预期收益、风险承受能力等。
3月1日,交通运输部公布新修订的《快递市场管理办法》(以下简称“新规”)正式施行。
其中引发业内热议的一条规定是,快递企业如有未经用户同意擅自使用智能快件箱、快递服务站等方式投递快件等情形,最高将被处罚3万元。
新规施行当天,《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北京、河北实地走访多个快递网点发现,大部分网点老板和快递员或通过总部通知,或通过新闻和短视频平台得知了新规的实施。但实施首日,从业人员的工作状态和情况并未发生太大变化,他们普遍认为,新规的执行难度不小。
“道理大家都懂,总部也在新规发布前重申了上门配送的要求,但是在现在这种派费水平下,再提出这种要求可能会越来越难招到快递员。”一位加盟制快递网点老板向记者表示。一名通达系快递员则向记者感叹:“派费一直降,处罚规则却越来越多,这工作是越来越难干了!”
值得一提的是,不少消费者也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对于新规的实施感知不是很明显。“今天还收到了一个没有给我打电话就直接把快递放在快递柜的取件码。”一位消费者表示。不过,大部分消费者都表示,可以接受在家里没人的情况下快递暂放快递柜或者驿站,但是必须要经过本人同意。
相比之下,京东物流、顺丰、德邦等直营快递公司因为一直要求上门配送,网点和快递员表示,新规实施对自己的工作没有影响。记者采访了解到,京东、顺丰等明确实现上门派送的快递公司,派费大约2元/件,而有些加盟制快递公司,单件派费不到一元。在激烈的价格战之下,网点派费逐渐降低,总部对快递员的考核要求却越来越高,也成为当下加盟制快递公司面临的主要矛盾。
快递员:很难实现全部上门网点:可能会越来越难招人
“派费一直在降还要按需送货上门,这个真做不到。”在记者走访过程中,不少加盟制快递网点老板向记者如此表示。
其中一位快递网点老板说,从快递员的角度来看,正常情况下一天可以送300个快件,如果要求都上门,一天能送100个就不错了,在派费不变的前提下,快递员的工资只能有原来的1/3。“那就是一个月两千多工资。从公司角度看,人员会流失,以后更招不到人了。”该网点老板向记者感叹。
另有一位网点老板向记者坦言:快递派费比外卖费普遍要低,给的价格不一样,怎么送上楼?换句话说,你给快递员4块钱派费,他也能上楼。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通过多方采访了解到,北京及周边地区部分网点,单件快递派费为1元左右,有些地区派费只有0.7元,义乌和广东部分地区派费更是只有0.5元,从这些地方派送过来的快递再进行末端配送时,网点还需要补贴更多费用。
“义乌市和广东省有三个市送到我们公司的特价件(单件)派费只有5毛钱,我还要给业务员9毛钱派费让他们去送件,很多情况都需要网点贴钱,目前都没有更好的解决方案。”上述网点老板表示。
相比之下,一直承诺提供上门服务的京东物流和顺丰快递的派费则高出不少。记者了解到,顺丰基本派费为1.7元—2元一个快件,一个快递员每天大约送件50—60件,取件也有相应的提成;京东则是大小件平均算,折合下来,每单派费差不多为两块二。
“所以,这不是我们一个网点能解决的。道理我们都懂,但是压力给到网点没有用,如果真的按照这个执行方案(新规),每票罚1—3万元,那天都塌了,大家都会崩溃的。”一位网点老板直言。
另有一位通达系快递员向记者表示,这两年配送的货量上涨很快,快递员每天配送的快件五成以上是放快递柜或驿站,大部分都是八成以上放快递柜。“如果每一单都要询问收件人意见,或者全部实现送货上门,根本做不到。”
据该快递员透露,他配送的快件派费大约是1.4元每单,“听说过段时间还会降一点”。这两年来,有些收件人投诉的理由千奇百怪,也总是导致他因为各种原因被扣钱。
“去年11月我送了22400多元,光罚款7000左右,加上房租水电、快递柜和驿站的花销最后剩下不到8000块钱。”该快递员向记者透露,“如果不按照客户要求送货上门还要扣罚这么多钱,我可能也不打算干了。”
派费下降背后:价格战卷土重来,同质化竞争严重
不难看出,基层网点和快递员普遍认为,上门配送难的根源在于,一直在下降的派费无法覆盖配送成本。
而派费下降的原因,也来自于快递行业老生常谈的“价格战”。公司总部长期陷于激烈的以价换量的市场争夺战中,自然会将成本压力传导到基层网点和快递员身上。
根据A股四家快递公司(顺丰、申通、圆通、韵达)近期发布的2023年业绩快报,快递行业头部企业的单票收入进一步降低。其中,顺丰快递业务1月单票收入17元,同比下滑5.92%;圆通1月快递产品单票收入为2.45元,同比下滑10.59%;申通单票收入同比下滑18.89%至2.19元;韵达快递服务单票收入为2.27元,同比下滑17.45%。
而在2023年,这四家A股公司全年平均单票价格均同比下滑,其中业绩增速最快的申通,单票价格同比下滑10%,下滑幅度最大。同时,相比业务量超过20%的增速,这几家快递公司的营收增速只有10%左右,这也意味着多家快递公司依然深陷“增量不增收”的困境。
物流专家杨达卿曾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我们是不是集体陷入‘规模竞争陷阱’?不争规模,就担心失去市场信心;争了规模,就不得不牺牲单票利润,而这样的利润牺牲变成集体的互耗,而在相互激励竞争方面不足,互耗式竞争是难以培育世界一流物流企业的。”在他看来,在人力、运力等综合成本上升的情况下,国内快递企业还难以走出以价换量、低价竞争的负循环,这值得业界反思。
今年2月18日,申通快递总裁王文彬在申通快递管理者新春启动会上表示,“千亿时代”的中国快递业仍具备两位数增长的潜力,但竞争也日趋激烈,同时面临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他要求公司全体管理者要对自己“更狠更残酷”,带领全网直面竞争、舍命狂奔,在保持增量的基础上提升质量,战到价格战结束的那一天。
而对于此次实施的新规,申通方面也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新修订的《快递市场管理办法》,不仅对快递服务的要求标准更高了,更是从法律层面有了更明确的罚则标准,有利于进一步推动行业服务质量和行业规范提升。对于末端派送服务规范,公司明确要求,“按照用户需求进行派送”。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上门配送一直存在困难,但在快递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大背景下,也有不少快递公司将“送货上门”作为主要的竞争点,提供更高端的服务。
2022年9月,顺丰首次在全国50个主要大中城市推出“派件不上门,承诺必赔付”的服务承诺;去年10月,京东升级服务,提出“1小时未取件必赔”、“全程超时必赔”及“派送不上门必赔”三大服务承诺;菜鸟则于去年6月推出自营快递“菜鸟速递”,在全国近三百城提供“晚到、破损必赔”“不上门必赔”、在途拦截和在途更改目的地等五个100%承诺。
通达系中,中通快递在去年6月宣布“标快”服务升级,正式在全国66个大中型城市,推出“标快送货上门,承诺不上必赔”的服务;申通快递也在去年2月力推送货上门服务,快递员送货上门可以拿到0.6元—0.8元/票的奖励,以及每月的300元—500元“星计划补贴”,送货上门服务目前已覆盖全国70多个城市。
不过,除了顺丰、菜鸟、京东这种直接提出“不上门必赔付”的快递公司之外,通达系的上门配送目前只能作为增值服务,很难实现全面普及。
快递公司如何“自适应”?派费上调、派前电联都不现实?
新规实施后,消费者送货上门的需求是否会激增,现阶段只是预设,并不能下定论,还需要保持进一步市场观察。一面是派费低,一面是送货上门的要求更为严格,快递公司应该如何“自适应”?
双壹咨询公司总经理、快递专家龚福照告诉记者,外界对新规存在一定程度的误解,短期可能会对节后快递用工荒造成“雪上加霜”的局面。而经过多年探索,多样化的末端派送形式已经相对成熟,目前约有近七成消费者选择驿站或快递柜等方式妥投,这一比例中短期内不会因新规的实施产生较大变动。
“快递柜和驿站投递等方式,是快递末端长期发展的结果。一方面是消费者有这样的消费诉求,促进了末端投递形式的多样化;另一方面也是多样化的方式,在不断磨合的过程中,日趋成熟,对市场进行了再教育。”龚福照进一步表示。
换言之,快递柜和驿站投递是用户主动选择的结果,那么送货上门就并非必要和刚需。时至今日,多数用户行为习惯已经养成,短时间内不会有太大改变。
但即便如此,新规实施后,多数快递企业还是需面临一项重要的“调整”,即投递前需电话联系,争得用户同意,才可以选择送货上门之外的投递方式。未征得同意,按照新规,只能将快件送到对应地址。
龚福照告诉记者,人工派前电话联系收件人,执行起来也不现实。他举例称,有网点快递员一天可能需要派送700—800件,每个都进行电话联系,再进行沟通,几乎是无法完成的任务。因此会造成派件效率低、配送延时、大量快件在网点堆积,单此一项造成的损失都无法计量。
不过,目前,包括申通、中通等快递公司在内,机器人客服电话询问快递上门方式的做法正在被普及,一定程度上来说,这已经是一个相对折中的处理方式。但这一方式在加盟制快递公司和其所覆盖配送区域的普及,也是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
此外,末端一线快递员的流失也是需要进一步考虑的问题之一,特别是节后快递用工荒。而可预见到的,即将变大的工作量和可能出现的收入缩水,或将使得网点更加难招人。
记者注意到,目前,包括顺丰、菜鸟、中通、圆通等多个快递企业及下属网点、快递驿站都在招人,不少网点甚至给出月薪15000元以上的薪资承诺。
特别是,今年快递行业人员流动情况比往年更严峻,“已经开工,但小哥只到一半”的情况不在少数。因此,有网点已经决定上调派费,进行留人、招人。
对此,龚福照认为:“最直接的上调派费的做法,也不实际。一票上调1角钱,一个网点一天2万票,成本就是2000块钱,一个月就是6万块钱,增加的这部分成本谁来出?在利润越来越薄的当前,又有多少网点老板承担得了呢?”
主体不明确与“可选项”的缺失:如何正确认识快递新规?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发现,新规共9章57条,对经营快递业务的企业主体,提出了一系列更加细化的规定和要求。
如,要求经营快递业务的企业提供快递服务时,应保障用户的合法权益,不得设定不公平、不合理的交易条件,不得强制交易;保障快件安全,防止快件丢失、损毁、内件短少,不得抛扔、踩踏快件;除因不可抗力因素外,按照约定在承诺的时限内将快件投递到收件地址、收件人等。
而针对一直以来饱受争议的、在包裹投递及搬运过程中的部分行为,《办法》明确了企业主体责任,并制定了处罚细则。
新规同时明确,收件人或者收件人指定的代收人不能当面验收快件的,经营快递业务的企业应当与用户另行约定快件投递服务方式和确认收到快件方式。
而对于经营快递业务的企业未经用户同意代为确认收到快件,未经用户同意擅自使用智能快件箱、快递服务站等方式投递快件或抛扔快件、踩踏快件的,将由邮政管理部门责令改正,予以警告或者通报批评,可以并处1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
邮政重庆市寄递事业部相关负责人陈云广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新规的背后,还是重点体现一种保护契约精神以及消费者权益的政策导向,而不是以单纯“以罚为管”“以罚代管”为主要目的。“换言之,即对于快递配送中消费者的权益保护,法律法规已从以往笼统的规定中向实际可操作前进了一步:即对于相应的单方面违约行为,增加了给予罚款这一威慑。”他解释说。
“我目前感受到的是,新规相关条款的前期宣讲不够充分,因此造成了时下消费端、快递企业及网点、快递小哥等部分理解的偏差。但最先受到影响的一定是快递小哥。而后细则落实,但过程中会因实际操作产生的负面影响,最终也会层层逐级(传递),最终落到快递小哥头上。”陈云广告诉记者。
他认为,提供给用户多样的投递方式,应当由快递企业、电商平台,乃至快递柜、驿站平台等上游的多方做出反应和调整,“快递小哥只是最后落实的人”。
实际上,随着快递市场规模快速增长,经过几年的摸索和试错,如今,末端投递形式日趋多样,且均已相对成熟。
记者注意到,2023年5月实施的《快递服务》“新国标”,已认可快件投递分为上门投递、箱递、站递以及其他方式四种类型。最终强调的是,用户应在下单时选择投递方式,快递服务主体应按用户选择的投递方式提供投递服务。
新规是在此基础上进行的明确规定。但从实际执行层面来看,当前末端寄递市场,多数平台并未在用户下单时,或是投递前,设置可以选择投递方式的那枚“按钮”。此外,部分快递服务主体,“派前电话联系”的流程,以及“送货上门”选项的设置,也长期缺失。
更重要的是,商流与物流紧密相连,电商平台一味包邮、压价,最终将问题又踢给快递企业。新规的落实需要多个主体方共同努力,单一物流侧进行实际落地和执行,可能无法产生实际收效。
陈云广认为,快递业是服务行业,而服务需要分层分类,不能对不符合标准的低质量服务及主体一味地放行。可以有人做低层级,有人做中高层级,经历市场竞争,不断优胜劣汰,不然“快递高质量发展”只能是一句口号。快递市场已进入发展新阶段,业务运营的精细度、运输与投递的数字化和绿色快递的导向,都是打开新的快递市场增量空间的重要依据。
只有多方发力炒股配资要求,快递市场才能向下一个千亿目标迈进。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股票按月配资观点